墨迹:心相的自然流淌——专访书法家朱映奇

2015-05-11 18:00:55 | 阅读: | 作者:川味中国
  多少年来,朱映奇的生命中最基本的状态是:无论什么题材,无论大字小字,无论盈尺小品或大幅巨制,其艺术创作的追求都渴望保有一种“流水心不竞,云在意俱迟”的文人心态和古雅灵韵的文人气息。

  朱映奇对人生和艺术的追求,对古代和当代的理解,对传统和创新的认知,令其笔下的墨韵均散发出浓浓的古意和淋漓的情致,并且充满了现代的气息。由此可见,朱映奇“圆润不失雄强,厚樸蕴含飘逸”艺术风格的形成,皆得于他做人与为书的“低度”,更得于他闲适、启悟的心迹与灵智。

墨迹:心相的自然流淌——专访书法家朱映奇(图1)

《川味中国》我发现你的书法作品,大都笔意方健纯厚,法度严谨有序,布局张弛有度,营造出了一种节奏和韵律的视觉快感,颇具视觉冲击力。你是怎样做到的?

朱映奇:每个书法艺术家都拥有自己的独特审美要素。从我的作品来讲,注意文字结构的大小以及字间行间辑让的有效控制,而产生出来的节奏和韵律会以一种强烈的平面艺术构成的方式,实现书法作为视觉艺术的表达,并因此展现一些现代书法的审美趣味。

   我喜欢以长篇文字为题材进行创作,即便是四尺八开的斗方,也常是以数十上百字的文字作为载体,比如以四尺八开书《滕王阁序》、《长恨歌》这样的作品。作品内涵的丰富,有助于我作品中节奏和韵律这一审美特质的充分发挥。似乎在不经意间我就游刃有余地展现了一种审美形式,一种属于我自己的传情达意。对于我来说,这是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灵感受。

《川味中国》在你现在取得的艺术成就的基础上,还在追求什么?

朱映奇:在书法创作中,我曾经试图将多种书体揉合在一起而形成所谓自己的面貌,现在看来无非小技而已。记得我1989年底在拜访中央美术学院李少文先生时,他对我说过这样的话:“有追求固然很好,但要顺其自然,归于平淡。伤痕太明显,离艺术就越遥远。”“多看点佛、道、儒的东西非常有好处。”先生的意思就是功夫在字外吧。他还说:“大自然养育万物有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的能量,技艺算什么,人的生存又算什么,但是,能量的采集必须要有大智慧。”于是,我从此便在自然中寻觅着这样的大智慧。

TOP